雨崩 ,在十年前还是一个罕有人听闻的名字。而如今,已是 大名 鼎鼎的户外圈旅行地。这个神奇的地方,到底是什么魔力吸引着许许多多人的向往。以前宁静的小山村,接待能力也就几十人。到如今,这里各种酒店民宿,餐饮设施,还有越野车可以载人入村。这个以前的隐秘之地,渐渐退去了那层神秘的面纱,而各种旅行者也纷至沓来,曾经的宁静已然不在,不过这片风景,还在!
地理位置:
梅里雪山,又称太子雪山,位于 云南 省 迪庆 藏族自治州 德钦 县境内,地处滇、川、藏三省结合部,是大横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北连 西藏 阿冬格尼山,南与碧罗雪山相接,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,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,是 云南 的第一高峰。
她的地理位置独特,不仅因为它高耸入云,更因为它地处横断山脉的腹地,这里地形复 杂多 变,气候垂直分带明显,从河谷到山顶,依次分布着亚热带、温带、寒温带、寒带等气候带,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。同时,梅里雪山也是 三江 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雨崩 村就位于梅里雪 山东 麓的群山环抱中,四周群山环绕,自然风光壮丽。梅里雪山的雄伟身姿为 雨崩 村提供了绝佳的背景,而村庄内的原始森林、高山草甸、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更是美不胜收。由于海拔较高且交通不便, 雨崩 村得以保持相对原始的自然状态,成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 桃源 。
交通:
1.大交通 可以选择飞 丽江 或者直接飞 香格里拉 机场。现在高铁也已经直通了,也可以选择坐高铁直接到 香格里拉 。
2.小交通 丽江 -班车(拼车)- 香格里拉 (当地运营小面包拼车)- 德钦 -飞来寺(大概150-180元)
飞来寺(当地运营面包车拼车)-西当温泉入口(徒步或坐车)- 雨崩 上村(大概15-20元)
注:衔接的好,可以坐早班飞机直接到 丽江 或者 香格里拉 机场,联系司机接一下,然后一天时间可以赶到飞来寺。
线路:
雨崩 村的线路十分丰富,我把常走的七条线做了一个梳理,记录在下面,方便大家查阅。
而通常,冰湖线和尼色线可以合并为一条环线,虫草线因为安全问题被封,禁止徒步。所以我在这篇文章主要以进出 雨崩 ,冰湖尼色环线,神瀑线,神湖粗卡雪山线这五条经常徒步的线路为主体,为大家详细理清了 雨崩 徒步的路线和大小问题。
1.西当线(进村线路):西当-南争垭口- 雨崩 上村。
从西当热水塘出发,全程约18公里,需徒步6小时左右(也可选择越野车)。沿途一直沿着山腰爬升,脚下就是水流湍急的 澜沧 江,视野十分开阔,峡谷对岸,能看到飞来寺观景台,还有一众白马雪山。南争垭口观景台非常壮观,值得前往。翻过垭口的山路可以俯瞰整个 雨崩 村,配合雪山彩林,让人一眼就有了世外 桃源 的感觉。全程有三个休息站可供休息和补给。
2.神瀑-转生洞线: 雨崩 下村-牧场-神瀑-莲花生大师寺-转生洞- 雨崩 下村。
这是所有徒步线路中最简单的一条,距离约为12公里,海拔达到3700米,爬升约650米。这条路线大部分由水泥及石板铺装,一般需要半天时间完成。沿途你可以在原始森林中徒步,到达牧场后,五冠峰就在眼前。继续攀登,你会到达一个经幡密集的平台,最终到达神瀑。当地人相信神瀑的水可以洗去人的罪恶,带来好运。最后一定要去莲花生大师修行的小庙后爬一次转生洞,这样整个仪轨才算完整。
3.冰湖-泥色环线: 雨崩 上村-笑农牧场-冰湖-泥色牧场- 雨崩 上村
距离约为16公里,海拔达到3900米,爬升约750米,通往梅里雪山冰川融化的雪水汇集而成的冰湖。沿途可以欣赏到原始森林、雪山和冰川的壮丽景色,走到冰湖前这里能听到高处雪崩的声音。笑农牧场也是当年梅里雪山攀登的大本营,这里埋藏着很多的登山故事。最后前往尼色牧场也是一段魔界森林的道路,全是厚厚的苔藓,十分值得一去。
4.尼色线(冰洞线): 雨崩 上村-尼色牧场-尼色冰川-尼色冰洞- 雨崩 上村
距离约为13公里,海拔达到4200米,爬升约1200米。这条路线指从上 雨崩 到尼色拉古垭口的线路,最高海拔达到4600多米,就在五冠峰脚下。翻过垭口就到达 西藏 林芝 ,也是梅里之心线路的一部分。从尼色牧场再往上走则是连续的爬升,山上的风很大,冬天积雪非常厚,不建议冬季前往垭口。
5.神湖-粗卡雪山线: 雨崩 下村-神湖垭口-神湖-粗卡雪山- 雨崩 下村
这条路线属于 雨崩 未开发区域,海拔达到4350米,爬升高度达到1300米,往返需要大约12小时,神湖线是距离最远、难度最大的一条徒步路线。由于前往神湖的路途主要在原始森林中爬坡,翻过垭口后变为草甸,再经过牧场后继续爬坡,最终到达神湖,如果喜欢挑战,还可以登顶粗卡雪山,站在雪山之颠可以近距离观看神女峰(缅茨姆)。
6.虫草线(南争垭口线):南宗垭口—森林山脊线—360°草甸平台-下山脊- 雨崩 上村
距离约为14.5公里,海拔达到4500米,爬升约1000米。这条线路可以从 雨崩 上村出发,也可以从南争垭口出发。南争垭口出发,爬升要少很多,走环线风景不重复,比较舒服。这条路线是最近大热的新线路,特点在于山顶视野非常开阔,可以观赏到几座雪山的全景。属于梅里东坡的一部分,不过现在已经封闭。下图为虫草线入口。
7.尼农线(出村线): 雨崩 下村-尼农大峡谷-尼农
海拔从3150米下降到2150米,全程15公里。尼龙线的难度较小,全程以下坡为主,但部分路段较为陡峭且地面碎石沙土较多,沿途风景兼具隽秀和壮阔。前半段秋水秀丽,伴有溪流和潺潺流水声;后半段则是波澜壮阔的大峡谷,高山峻岭与 澜沧 江相映成趣,美不胜收,还可以欣赏到各种森林植被与 三江 并流的尼龙河(或尼农河)景观。
季节:
个人认为 雨崩 徒步最佳季节为深秋,就在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这个时间段为最佳。因为此时天气最稳定,基本都是大晴天,可以近距离观看 日照 金山。而且此时气温不算冷,徒步体感十分舒服。还有就是整个彩林出来之后,你才能体会到五彩缤纷的梅里。
春夏两季, 雨崩 多云多雨,虽然还算不错,但肯定比不得秋季,冬季就更不用说了,基本是大雪封山,不适合徒步。
物品:
雨崩 村现在条件越来越成熟了,住宿,餐饮,商店应有尽有。价格比同期外面的稍微贵一些,贵的也正常,还算在能承受范围内,毕竟都是靠车辆运输进来,运费还是需要的。
我们准备物品时,按常规单日徒步进行准备即可。
速干衣裤两套,冲锋衣,速干长裤或冲锋裤,背包25L-35L,帽子,手套,墨镜,20-30L背包,徒步鞋,羊毛袜,护膝,雪套。可以适当准备一点葡萄糖粉,我觉得对几天徒步能量补充还是有帮助的。
餐饮:
雨崩 村的餐饮现在真的很丰富了,各种口味的饭店都有,适合不同的人群,价格都高于外面是肯定的。早餐一般选择面条或者米线,中午因为徒步吃带的路餐。晚饭就很丰盛了,最喜欢当地的土鸡火锅,每天一只跑山鸡的节奏,吃完鸡,汤还可以下面条,老香了。
此外,小炒,咖啡,火锅,各种饭店都能找到,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。
每次出发,总是觉得很兴奋。平时工作太忙,终于又有时间出去,很久没去过梅里雪山了。选了很久的时间天气,终于看到深秋开始,天气稳定,于是定了机票决定前往那处曾经的徒步圣地- 雨崩 。
定了早班飞机,协调好了车辆行程,觉得一天飞机+汽车完全可以到达飞来寺,于是决定来一场现在流行的特种兵式赶路。
在清晨抵达 丽江 ,这天气简直了,万里碧空无云。雨雪终于在深秋初冬时节慢慢褪去, 印度 洋的疾风趋于稳定,预计这一段时间都是这样的风景了。
由于来的太早,我发现 丽江 古城的街道完全没有游客,没有喧闹,就像回到了历史上哪个时间点。来了无数次的 丽江 ,这是让我最有古城感觉的一次。洁净的阳光透过 大树 ,薄绿厚阴的树叶在微风中悠悠晃动,祈祷这个美好的开始能持续整个旅程。
到了出发时间,联系好的司机过来接上我和伙伴,然后一路出城。 丽江 这座小城,其实在旅游的淡季是非常不错的,空气好,物价低,日子很悠闲。
出了城,然后就是满满的回忆,可能能覆盖很多很多年,在不同的时间,或是和朋友,或是一个人,或是开心的时候,或是失落的时候,很多次我总会踏上这条道路。
路过 白沙 村,记得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,外面还是那种青瓦木头房子,现在已经修了好多的现代化名居。外面的这片地到是留下来了,一大片没有来得及收获的玉米。
车不久就驶上了高速,今天的天气实在太好了,远处就是玉龙雪山,虽然有些云,但基本可以看到主峰了,雪山脚下的拉市海是一片很大的湖泊,现在周围修满了民宿。不知道拉市海的茶马古道现在怎么样了,还有拉市海前面的那片草坪和格桑花有很多美丽的回忆。
现在高速修好了,也不用走 滇藏线 那段老路了,不过当我路过这个大桥时,回忆又袭来,一到桥上就听到轰隆隆的水流声,一排雪山慢慢从峡谷前方显现。
雪山依然是玉龙雪山,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云了。隔着车窗看去,桥下原来就是金沙江,虎跳峡到了,记得当年一个人徒步虎跳峡,一天时间徒步30公里从桥头镇到中虎跳。当年那个意气风发胆子也大的少年,如今也老了,不过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深山峡谷中埋头前行的背影。
喜欢的朋友可以查看我的游记:
教你300元含机票 完成世界顶级徒步路线--虎跳峡穿越
https://www.mafengwo.cn/i/6588488.html
一晃眼间,路过山川,车往 香格里拉 开去,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 香格里拉 。我看到了,看到了当年必须要翻越的那座雪山。没错,哈巴雪山就出现在一个拐弯之后。
哈巴雪山脚下的小村落,依然的宁静,走这里路过。就会想起哈巴雪山那个夜晚,风雨来袭,昏暗的灯光,在夜色中前行的人们,小心翼翼,那晚实在是太累了。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s://lvxingzhinan.com/lvxing/133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